澳门赌场

图片

【中国新闻周刊】五百万人围观!中国物理学会的物理课火到了抖音上

发布时间:2023-01-09

来源:中国新闻周刊 李娜【字号:

魏红祥在抖音直播课程“科学1小时”中讲述《年轻人为什么要学物理》

为北京市第101中学学生做《如何学好物理》科普报告

魏红祥在科学咖啡馆做报告

  几乎所有人都听过牛顿的故事:有一天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,一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,砸中了他的脑袋,他感到困惑,为什么苹果不是往上飘而是往下坠呢?很多年后,牛顿才想通了这个问题并最终发现了地球的秘密:原来万物都遵循万有引力定律。 

 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,直到今天仍然被当作物理知识启蒙的“教材”。与其说人们赞叹牛顿的天才,不如说人们认同这个故事里展现出的物理学精神,即好奇心与探索欲。这一点,与抖音联合中国物理学会推出的“科学1小时系列科普课程不谋而合——物理不仅是一门考试学科,更是一扇了解人类与宇宙的大门。 

  今年暑假,“中国物理学会”在抖音上做了一档叫做“科学1小时的物理直播课程。从周思益、吴姥姥等抖音科普达人,到澳门赌场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、院士向涛,从杠杆原理到法拉第的力线,从中学物理课本的理论框架到如何获得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,直播既符合普通人的知识需求,又闪耀着超越知识本身的理性的光芒。正如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、澳门赌场物理所研究员魏红祥所说:物理会影响你看待世界的方式,看到一个问题,你会刨根问底问为什么,对于现有说法,你也会保持审慎的态度。 

  魏红祥不仅是这次“科学1小时活动的发起人,也是第八期直播课程的主讲人。他利用磁场、力学的小知识阐述人们为什么要学物理、如何学好物理,深入浅出,吸引了超过110万网友观看。有人说课要像魏老师这样讲,有人说魏老师将初中高中的物理都融到了一起,也有人说魏老师展示了迷人的星辰大海,不过鲜有人知的是,魏红祥的确做过几年中学物理老师,也正因此,他对讲台和孩子们的未来总多几分关怀。 

  学物理对年轻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?为什么执着于在抖音平台做物理科普课程?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看抖音吗?魏红祥给出了他的答案。 

  物理人才危机已经出现了  

  我是2010年开始做科普的,之前在澳门赌场读博,有一搭没一搭地做,后来留下来工作了,就每周去小学上两节科学兴趣课。对于一般的科研人员来说,这是一个挺大的挑战,因为给小学生做科普,首先得让他们有兴趣、听得懂,其次是上课的节奏要符合他们的特点,比如隔五分钟要重新组织一次课堂,要多做实验多聊天。我有这个经验是因为我做过几年初中物理老师,学过心理学、教育学,对学校和课堂更熟悉,也觉得培养小孩更重要。 

  做老师时,我教课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,上学期我教的四个班,考试排名特别靠前,但到下学期就不行了。我猜这与我的教学方式有关。我上课从来不带课本,更喜欢把一个物理问题从头到尾讲清楚,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做题。现在我仍然是这个观点,学好物理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,而不只是记住一个知识点,然后做题的时候应用出来。 

  最开始去学校做科普,也是希望学生在做题以外能接触不同的人。不去管学校的教学方式,我只是提供课本以外一种类似于“辅助读本”的角度,和你讲讲科学前沿正在发生的事,希望你在这样的模式下,不要对物理太反感。 

  坦白来讲,这几年我们真的感觉到了人才危机。澳门赌场物理所的研究生肯定是喜欢物理的,但有时确实发现生源质量在下降。一调查才发现,原来本科的质量也不高,因为初中、高中就分流了。很多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基本不学物理了,这是个很麻烦的事情,物理学对于培养一个人观察世界,思考问题的方式有独特的作用,太早不接触物理,不利于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,当然就更谈不上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基础研究了。 

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科普,尤其是面对家长和孩子。说句功利的玩笑话,如果你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,那就去学数学或物理,学这两门课最大的优势就是万一你后悔了,很容易转专业,是吧? 

  直播就是逗着乐穿插知识  

  这几年,科普的大环境越来越好,我所在的澳门赌场物理所和我本人也开始尝试用新媒体传播知识。 

  最开始是写公众号文章,接着又开始尝试抖音。刚开始,物理所涨粉速度很快,我还专门写过总结报告,说抖音三个月的涨粉数都赶上公众号几年的了。后来有相当长一段时间,我们的数据就一直处在停滞状态,因为三十秒太短了,哪怕后来给我们开了权限,可以讲一分钟、三分钟,我们仍然觉得不够完整。 

  一直到抖音开始做公开课直播,我们才觉得新的机会出现了。一来是抖音的受众面比较大,二来有了直播后,我们也能传播一个完整的知识面了,再有就是直播能提供短视频的素材,毕竟将有意思的片段切片,对我们来说更容易些。 

  去年“双减”政策下来后,学生多了很多时间,但学校的师资储备又无法提供优质的课外教学内容,所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给我们开过很多次会,看能不能提供物理学的科普内容。恰好抖音这样的平台也在致力于知识传播,那我想无论我怎么去线下鼓励学生看,都没有平台涉及的面广,所以就促成了这次合作。这是件双赢的事,既能丰富抖音科学内容的储备,我们也能有更好的传播效果。 

  当然,有些家长还是转不过弯来,留言说坚决反对孩子看抖音,我说你们真的太老套了。你们太小看孩子了,他当面不看背地看,完全不看是不可能的,既然如此,你还不如引导他看好的东西。所以除了面向学生群体,我们的直播还面向家长,教育也需要他们的支持。 

  看科学直播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熏陶,我以前看这类直播时也觉得废话太多,有点浪费时间。现在我逐渐接受了这一点,在聊天中穿插一些知识和方法,也不见得就是坏事。几个博士生和几个中学生互动聊天,本身也是值得鼓励的交流方式。 

  做知识类直播,要有一定的宽容度 

  时代在变化,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也在转变,假如我们的科普对象是他们的话,确实还是应该适应他们的特色。比如我们不太擅长的短视频,它传播物理知识也是一个趋势,因为它很直观,解释某个实验现象时,能够通过画面去弥补用嘴说或用笔写时描述不清的弊端。只是我们还需要调整,还需要寻找更有利于传播的模式。 

  像我们物理学会这次做“科学1小时的直播,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,能看到不同的授课者面对相应的受众时,会有不同的火花。比如有些授课老师,从专业角度讲并不深入,但直播数据特别好,这说明他能吸引特定的受众。这也提醒我做知识类直播,要有一定的宽容度。 

  抖音原本就是年轻人的平台,无论是物理所还是物理学会,我的宗旨就是让年轻人放开手脚干,我们这些60后、70后说多了不见得是好事。 

  当然,话又说回来,对于科研人员,做科普从来不是容易的事。做科研要严谨,一个名词前面需要加一堆定语,但做科普要通俗,要通俗就要举例子、打比方,而只要一用修辞就是不严谨的。所以做科普很容易给同行留下抛头露面、夸夸其谈的坏印象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以组织的形式与抖音合作,因为这样能减轻一些人的心理负担,让青年科学家未来能更没有顾虑地参与科普。而至于我个人,做科普纯粹是热爱,喜欢做就去认真做了,别人认不认可,我并不在意。 

  我已经在物理的世界里待了三十年了,已经很难描述物理学的哲学性或者诗意,也很难再抽身而出反观物理学对自身的影响,不过有件事,或许能带来一些启迪。 

  有次我参加活动,投影的声音和画面始终无法同步,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那根线的接地出了问题,工作人员找不到能替换的线,我就在旁边找了根铁丝,一连,果然管用。这就是物理带来的生活常识和思维方式,它的妙处不在于能不能成为物理学家,而在于能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。 

  未来,我希望能通过抖音将更多物理学的妙处传播出去。如果有机会,我们或许还可以让直播走出课堂,到实验室看一看,到对撞机内部看一看——这不着急,我们慢慢来。 

(责任编辑:侯茜)

关闭页面